close

這段時日以來的中醫傷科爭議,有一個名詞屢次被提起,
那就是台灣中醫護理學會主導出來的中醫護理學程,又稱為『七科九學分』
究竟七科九學分是包含了哪些課程?似乎鮮少人去深究,
就讓小礦工我來僭越一下,嘗試著來揭開『七科九學分』的面紗吧!

台灣中醫護理學會.jpg  

所謂的七科九學分,是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八十九年二月二日衛中會醫字第八九○○一一七七號函告,
「為配合中醫醫院、診所護理業務之實際需要,
建請各學校開設「中醫護理訓練」選修課程,其科目名稱及學分數最低標準;」;
其中包含中醫學概論二學分、中藥學概論一學分、藥膳學一學分、
針灸護理學一學分、傷科護理學一學分、中醫護理學二學分、
中醫護理學實習一學分,合計七科九學分,課程時數約為180 小時;


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體系的現行法規,雖然只有九個學分,
但是實際授課時數﹝含考試﹞約略有180小時,
而師資來源從外聘遴選的合格中醫師、到具實際臨床經驗的、
並擁有經教育部承認部定講師資格的資深護理人員,
課程內容須經教育部高教司核准認可,一切都必須按照教育部部定章程來實施,
這樣修得的學分才是國家認可的;

可是如果從實際臨床的角度,再仔細深究這七個學科,其實就頗令人感到玩味了!
舉例來說:
從字面上來看、跟中醫醫理最相關的學理基礎,就只有中醫學概論二學分
以及中藥學概論一學分,三個學分總共要上約60小時,
上完之後就可以中西貫通!?
原‧來‧如‧此............!?
而其餘的學科就多半都是跟實務面有關的臨床操作了,
可是、跟實際臨床上真的應用的上嗎?

藥膳學一學分........藥膳!?我是沒去過中醫「醫院」啦,
不過如果以中醫診所來說,倒是從沒見過需要幫患者煮藥膳的印象與機會,
這會不會比較像是社區媽媽教室才會開闢的課程啊!?

針灸護理學一學分在針灸的諸多派別中,都會提到因應不同的病症需求,
在針灸的時候同時進行或補或洩之法,
許多補法洩法的操作就是在拔針的時候操作的,因此、在施針的時候,
包括在針灸時萬一患者出現「暈針」或是其他諸如要針上灸的操作,
進針、退針時是否當捻?如何捻?針對不同的穴道因應病症或補或洩,
其實都算是整個施針療程的一部分,
所以應該是從下針到拔針,都是由中醫師全程處理、操作的,
哪裡有其他人幫手的餘地!?
既然如此,何來護理的空間?
可是就小礦工我這麼些年來在中醫診所內的所見所聞中,大部分的中醫師只負責下針!?
拔針或是其他處置則多半是交由護理人員處理!?護理人員!?
捻針呢?
補洩呢?
...............................

也沒見過有哪個中醫師有特別另外再下醫囑,
交代護理人員在拔針時還要特別做甚麼處置,如果只是為了拔個針,
有需要因此上20個小時的課程嗎?

傷科護理學一學分在中醫最原始的古籍「黃帝內經」中,
把中醫的醫術區分成六大技法:『砭、針、灸、藥、按蹻、導引』,
﹝一說為:中醫四術「砭、針、灸、藥」﹞;
其中的『按蹻』,後來則陸續延伸為使用徒手或是其他器具的方式,
用來刺激或是調整經絡、穴道、肌肉、骨骼的方法,達到緩解病痛的目的,
其中就包含了傷科!
所以自古至今、骨傷科在中醫的分野中,都是屬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科別,
需要專門的學識與技術,就狹義的層面來說,就等同現今西醫疼痛科、骨科、復健科的存在,
既然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也應該是從診斷到治療全都包含在內,哪有假手他人之手的機會?
難道是在說到包紮嗎?在傷科的領域中,不同的流派對於包紮的定義與要求均有落差,
所以也是治療環節的一個部分,哪有護理發揮的空間?除非、當助手嗎?
每個流派對於「助手」的定義也均不相同,對於本職學能的要求也不同,
不知道台灣中醫護理學會要如何編撰教材.......?

中醫護理學二學分在中醫診所的流程中,
在小礦工我的經驗當中並看不到需要專門需要護理專業的環節,
也許、在中醫醫院當中,或許多了住院的這個區塊,也許就有需要護理專業的工作,
不過,小礦工我很好奇的是:跟西醫的住院護理流程會有多大的區別!?
如果沒有區別,這二個學分、40個小時的課程都要學些甚麼?

中醫護理學實習一學分在小礦工我的經歷中,
正好遇過曾經服務的診所開放給某大學的護理系學生來實習,
就小礦工我所看到的,
這些同學純粹是被當成廉價勞工、在診所用來打雜的!
包藥?這可牽扯到中藥調劑權嚕;
針灸護理?就是拔個針、夾個電、照個紅外線而已;
傷科?有些同學連包紮都七零八落,其他的就更別提了;

還有甚麼工作?
櫃台掛號...........?打掃環境............?這些需要讀護理、讀大學才會嗎?
如果以學分來說,這真的可以算是營養學分吧!?


上完了這個「七科九學分」,對於實際臨床操作上,究竟有何助益?
而按照許多「中醫大神」們的論調,只要經過這「七科九學分」的課程訓練,
再加上原本西醫護理專業的本質學能,就可以馬上投入『中醫大家庭』的團隊懷抱!?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問題的根本,
還是在究竟是『中醫現代化』?還是『中醫西醫化』的差異吧!?

說到底、幾千年的中醫史上,原本就沒有護理這個環節,既如此、又如何無中生有呢?
除非中醫再升級,開始進入到「住院治療」的階段,有了病房、病床,
才會有護理人員發揮的舞台吧!?

如果站在這樣的角度來審視台灣中醫護理學會推出的「七科九學分」,
有沒有一種「畫蛇添足」、「霸王硬上弓」的感覺?
不然從民國八十九年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核准函告到現在,為什麼不直接規定:
『凡欲到中醫院所任職的護理人員,必須修畢七科九學分的中醫護理學程』?
八十九年到現在民國一百年了,十一年間上過這個『七科九學分』的護理人員,
至少破千了吧?人力會不足嗎?

這又是對中醫的漠視嗎?

從七科九學分的上課師資、到課程內容,給人最深的印象也許只能用"突兀"來形容吧!?
因為這些跟原本的護理專業課程根本完全無法銜接上,只有三個字可以形容:急就章!

但是這終究是中華民國教育部承認核准的學分課程,是國家承認的、
屬於專門技術人員體系的正規課程內容,雖然在總畢業學分中只佔九學分,
但是這才符合衛生署一貫主張的『教、考、用』立場,
這時回過頭來對照一下民間職業工會最引為傲、最常耳提面命的『192課程』,
雖然在時數上略為超過「七科九學分」的180小時,可是............
學生來源的學識、素質呢?
授課師資的資格呢?
課程內容的安排呢?
修業考核的認定呢?


哪一個環節是有被國家認可的?

時間上得長就有用嗎?如果要比時間,人家大學可是要讀四年的,有人家長嗎?
如果沒有國家認可,那這些課程是在扮家家酒、辦好玩的嗎?
還是辦給自己爽的!?
綜觀以往,似乎也找不到類似這樣的模式:由民間自訂課程內容,
最後政府隨之認同背書的前例,可以依循,除非............
動員的能量夠大!?當從體制內無法循規蹈矩的建構模式,
剩下就只有使用政治力介入一途.............
可是、可能嗎?
在沒有國家認可,又憑甚麼用這個課程去跟公部門談執照的問題?資格的問題?
要努力、要突破現狀,用這樣的方法,小礦工我個人認為是行不通的!
此路不通、別的路又是死胡同,難道沒有一條活路可走嗎?


小礦工我的一篇前作或許...........似乎........會有部分解答。

【有興趣的朋友請參閱:官字兩個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