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在中醫傷科這個領域,算算也將要滿20年了!
走過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各種不同的環境,在累積了超過十萬人次的臨床經驗之後,
回想起當初幾位老師授課時的一些隻言片語,現在方覺知味啊!

印象最深的,當屬廣州的那位老教授,當年他曾說過一句話:
『教科書上所提及的病症徵狀,在實際臨床中,永遠不會發生。』

.............!?
當年的小礦工乍聽到教授說到這句話,心中滿是疑竇,
無奈因為課程時間相當緊湊,要深究追問教授這句話的用意,
老教授只再留下更意味深長的另一句話:
『時間到了、你就會知道了。』

在經過了這麼多年之後的此刻,應該是「時間到了」吧!?
其實、老教授要告訴我的,就是『典型』『非典型』之間的差異吧!

在教科書上,為了要方便學生理解,所以闡述的都是「典型的病徵」
在一般的情況下、大多數人身上都會發生的徵狀,
可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年紀不同、作息狀況不同,
再加上高矮胖瘦的體型均不相同,雖然是微小的差異,
可是、積沙成塔,同樣的病症其實發生在不同的個體上,
病徵就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差異!
這個時候如果用教科書上標註的標準手法、運用在實際臨床處置上,
常常都是適得其反的,因為每個患者都是獨立的個體,
每個個體都在述說著屬於它本身獨特的故事,既是如此,
又怎麼會有『公版』的『標準答案』可循呢?

但是、這樣微小的差異因人而異,必須要累積足夠的經驗,
才能夠在臨床的判斷中發揮效果,自然沒有辦法在教科書上一一交代,

譬如說以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的網球肘﹞來說,
在教科書上多半只會提到是伸腕肌群的肌腱附著點慢性炎症反應所造成的癥狀,
可是、在實際臨床上,有許多連帶也會造成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狀,
有時都是合併橈骨關節凹與肱骨小頭之間慢性炎症一起作用出來的,
甚至某些時候也跟頸椎或是胸椎的壓迫有關,
單純治療伸腕肌群的肌腱附著點的慢性炎症反應,有時療效會容易遇上瓶頸;

又譬如說退化性膝關節炎,除了膝關節本身的退行性變化,
髕骨與下股骨頭的相對位置、還要考慮內外側副韌帶的狀況、
甚至是骨盆的結構、與腰椎薦椎的相對位置,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膝關節的正常活動,
有時也會因為腰椎錯位產生的壓迫,造成膝關節的不適感,
甚至有時會因為「胃經」與「膽經」的阻塞,造成膝關節的痠軟無力!

再譬如說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膏肓痛﹝大陸又稱為:肩胛胸壁綜合癥﹞
除了以西醫生理解剖角度解釋的乳酸堆積之外,
有些時候也有可能是因為頸椎的壓迫、胸椎的半脫位、胸肋關節的錯位、
深層筋膜的陳舊性傷害、甚至是「膀胱經」的阻塞,都會造成類似相同的癥狀;

這些都是典型症狀與非典型症狀之間的差異!

如果更深入探討,也是因為這些微小的差異,有時累積久了,所合併出的病徵,
跟教科書上所提到的的病症,有時都不完全符合,這要如何下診斷?
這類的病痛,許多時候都是因為結合了許多不同部位的問題、合併之後,
所產生出來的『複合式病徵』

遇到這樣的狀況,有時連患者本身都沒有辦法清楚的說出他身體的不適感,
到底是怎樣的不舒服,只能說出個大概、大約,
這個時候如果對於人體結構、組成的瞭解度不足,
又怎麼能清楚的知道『病灶』到底在哪?
如果不清楚病灶的成因,又怎麼下手處置?亂槍打鳥嗎?

單純的靠西醫『復健三寶』嗎?打針、吃藥、做復健?
打的是甚麼針?吃的是甚麼藥?
不外乎消炎鎮痛、肌肉鬆弛,復健呢?電療、冰敷、熱敷、超音波?
這些能解決骨骼關節錯位的問題嗎?
肌肉肌群的陳舊性損傷會因為『復健三寶』而痊癒嗎?
西醫有『舊傷』的觀念嗎?
又或者是靠中醫某些傷科流派主張的針灸、吃藥!?
同樣地、舒經活血的藥能解決骨骼關節錯位的問題嗎?
更別提那些去學西醫「徒手鬆動術」那些復健手法的「中醫師」了!

然後,處置完後「射後不理」嗎?只會叫人家一直來複診?
『無盡的任務』嗎?

況且、現在有多少人是下了診斷之後,判定出一個病名,
然後,一切就按照「標準流程」操作!?
如果按照「標準流程」操作,就能解決問題,我想,
也不會有那麼多患者會四處求醫、到處流浪了!

所以、教科書上當然沒有辦法針對每個可能性、一一述說,
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老教授才會說出這句至理名言:
『教科書上所提及的病症徵狀,在實際臨床中,永遠不會發生。』

或許,這些就是經驗與用心的差別,也難怪老教授會說:
『時間到了、你就會知道了。』

這條路上也許崎嶇、也許孤獨,但是就是在這些過程當中,
看到了這麼多微小的差異所產生的這麼多的不同、這麼多的可能性,
在這其中得到無數的樂趣以及成就感,伴隨而來的動力,
才能讓小礦工我繼續堅持下去吧!?

現在的我,只是初窺大道,而學海無涯,就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