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兒翼狀肩胛

一次的調整改變可以有多大?我的學生其實已經看過很多類似的案例了,或照片、或親眼,不過這次在旁邊跟的學生仍然感嘆:「老師,你好像在捏粘土一樣......」

這其實是舊記錄了,但它有其他可供觀察的點,所以仍然留做記錄!
這是小兒翼狀肩胛(Scapular Winging in a Child),很常見的問題,網路上也有許多討論,目前主流醫學大致將這個問題分成三個類型:
第一型:下角翻起(胸小肌緊繃)
第二型:內緣翻起(前鋸肌無力)
第三型:上角翻起(神經受損)

而絕大部分的治療方針、都是集中在訓練與放鬆,例如探討如何放鬆胸小肌、訓練下斜方肌、訓練前鋸肌的前突能力等等,但、問題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可能胸小肌的緊繃、前鋸肌的無力,其實也是後來導致的結果?!問題的源頭仍在別處?訓練或是放鬆真正解決了問題?還是製造了新的問題?

還是要提醒大家,由於手機攝影是自動對焦,每次對焦的光圈等數值略有差異,因而形成色差,所以在做對照的時候大家要把色差的因素想辦法在腦海裡排除,

這樣比較客觀;有興趣其實也可以比較一下,網路上關於翼狀肩胛訓練放鬆的前後對照,跟我調整後的差別在哪?試著想像一下這樣調整前後的差異、骨架上發生了什麼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於人體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這樣是變好還是變差?很有趣的!












原本照慣例,應該到上面那段就可以結束了,不過近來有些感觸想多說兩句,

一直以來在課程之初我常問學生:你學的、是一種技術?還是一門道理?如果是技術,也許速效易上手,但永遠無法涵蓋整個人體的,所以你永遠都在學其他的技術,試圖補足先前涵蓋不到的部分:為了應對軟組織學按摩、推拿、鬆筋,為了應對骨架學硬傷、整脊,為了內在問題學能量、芳療、氣功,為了肌力不足學訓練........最終,整合?各自的觀點對應不同的層次,真的能重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還是、再繼續學新的技術?
我提供的照片涵蓋的範圍可不可以說是整個人體的變化?從皮、到筋、到骨,可我從頭到尾都只有用一個方法調整,而且我自己還在繼續摸索延伸,這樣可不可以說:結構治療是座法門!是探究人體的一門道理!

既然是法門、是道理,你覺得需要花多少時間學習,才能釐清每個不同的人體,大大小小、裡裡外外的變化?究竟是學過?學會?精通?還是真正看見了?你上過課之後真正好好完整調過幾個人?是一年調過一百個人次?還是一個月調過一百人?是人還是人次?你累積了多久?又是怎麼累積的?我想我如果可以做到了什麼,那就代表這門道理是可以學習並且複製的,問題是你什麼時候才能做到?想想........想想........。


森然‧劉緯成

arrow
arrow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