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畢業」了幾個患者,

很開心告知他們以後可以一個月來一趟當做保養就好,
當然,剩下的就是各人觀念的問題,
有的人覺得保養是必要的,有的人則否,
對我來說、隨緣就好,患者只要健康,我也不想一直看到他;

前兩天,一位許久不見的大哥回診,
除了無法放棄的羽毛球運動所帶來固定的運動傷害外,
這次他特別告訴我,目前他因為壓力過大、
開始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現在必須靠吃藥才能睡得著;

其實在臨床上,有這樣問題的患者,數不勝數,
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調?
真的都是情緒引起的嗎?

對於情緒帶來的問題,似乎目前的主流醫學是束手無策的,
所以許多人都不斷尋求非主流的方法,
透過按摩、芳療、瑜珈、冥想、靜坐,甚至是宗教的力量,
來將情緒跳脫、抽離,希望能進一步擺脫對於身體的影響;

情緒究竟從何而來?
除了外在環境、原生家庭的影響,到人體內的化學變化,
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是不是可以有不一樣的觀點來解讀這樣的現象?
可以用結構來解讀嗎?

如果從結構的層面來看,
我們都希望皮筋骨能一直處在一個等張的狀態,
保持平衡,自然不會有問題,但這是理想值!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達到這樣的目標,
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生活作息,
不同的生活作息造就不同的身體狀況,
每個人在結構上會產生歪斜的情況自然不同,
但是日積月累後,結果會是相同的,
就是局部短程的構造會開始失衡,
不過因為每個人不同的年紀與體質,
身體容忍的程度也會不同,
而且,在人體內短中長程交互作用下,
即使短程的結構極度失衡,又可以藉由中長程來替代補償,
因此每個人表現的症狀也就不同,或輕或重,
這時就要看每個人對於身體的敏感度了!

可是無論敏感度高低,我們的身體是活的,
身體是有覺知的,無論你注意不注意,
它都會反饋,就看你是否能具體的接收到,
能具體的接收到身體的反饋,就能清楚描述反饋的感覺,
如果不能具體的接收訊息,通常就只有三個字形容,
那就是:「不‧舒‧服」;

這樣的不舒服,也許不是無時無刻,
也許你說不上來,但是,是存在的,
既然身體持續接收到不舒服的感覺,情緒自然開始受影響,
不過,不同的性格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有一種個案,他會選擇忽視,在他還可以忍受的時候,
用鍛鍊的方式想要來改善症狀,但是,這叫做對抗!
短期內似乎會得到改善,
事實上則是使越來越多局部短程的結構都開始失衡,
中長程也沒有空間可以代償後,就會劇烈反應;

有一種個案,無論做過多少醫學檢查,
換回來的答案都是:「正常」?
但他就是不舒服才會去檢查,想要知道問題點好對症下藥,
可是所有的檢查都找不毛病,久而久之,
他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他的感覺出了問題?

還有一種個案,他能夠清楚的描述每一個身體的反饋,
鉅細靡遺到無所遺漏,卻迎來的只是別人匪夷所思的目光,
怎麼會全身都不舒服?

懷疑,就是一種可怕的負面情緒!

最後這樣的不舒服會開始影響到睡眠品質,
無論是心理層面或是身體層面,
長期的睡眠品質不良,最後就建構出一個完美的惡性循環,
此時,情緒究竟是因還是果?

所以,消炎止痛藥、鎮靜劑、以及其他精神用藥,
都只是試圖要改善「結果」,但是它沒有解決問題!

傷科這個領域,在我們這個門派,
已經不只是處理跌打損傷的範圍了,
透過觸診,我們可以慢慢地得知人體結構內的因果來去,
一步一步的修正、還原,
為什麼常有人說我們這個門派專門處理疑難雜症,
其實不是疑難雜症,就只是結構發生錯亂,
關鍵是、你是否能夠摸到、做到,理通、手達而已。

大家一起加油吧!
 

2016-07-05 FB首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