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遇到一個急診的患者,40歲女性,當天下午在家不慎下樓梯踩空扭傷左腳,
我看到時因為冰敷得宜,所以腫脹並不明顯,觸診檢查初步排除骨折骨裂的可能性,就直接下手調整,但是當下我認為把足弓系統都歸位、遠端張力都排除後,過程中內踝仍然一直有股局部的撕裂痛感無法排除,反覆觸診檢查、那樣的痛感分佈在皮膚表層,而且是一個局部範圍,並不是特定痛點,感覺並非一般的軟組織損傷,分明是遠端張力造成,當我正要開始懷疑人生的時候,突然想起當初資料上有記錄到她有子宮肌瘤的問題,莫非........?!
再次觸診,果然前軸左下有些許異常,這時我把腹部淺層筋膜挪開,果然那股局部的撕裂痛感立時消失!
還記得社團中關於去年(2022)年末的那次子宮肌瘤研習嗎?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位MODEL腹部彷彿懷孕般明顯的突起,她本人的描述是一共有兩顆子宮肌瘤,一顆7公分、一顆10公分,在還沒參加研習以前,她是因為左手上舉時莫名疼痛來找我調整,最後發現造成疼痛的張力,源頭竟然也是來自於子宮肌瘤,當我把腹部淺層筋膜挪開,左肱的疼痛也隨即消失,才促成我舉辦研習的契機;
目前,主流醫學對於子宮肌瘤的認識、認為主要是因為子宮內平滑肌異常增生或平滑肌病變,但具體的原因並不明確,但是、從這兩個個案可以發現,子宮肌瘤在結構上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錨點,當它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對於體內筋膜的滑移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妨礙,因而形成張力的另一個來源;但是,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其他的張力才導致肌瘤的發生呢?看看研習的論述吧........
究竟子宮肌瘤要到多大才會對結構產生這般影響?這回的患者,她的肌瘤大小是7.5公分乘以7.2公分乘以6.2公分,根據我的目前觀察,大概超過7公分、很大的概率就會讓結構網絡出現症狀,所以、切記切記。
森然‧劉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