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感‧反求諸己
 

還記得我從2009年開始寫部落格以來,大部分時間都是隨意的寫著,當時還沒有所謂的自媒體,部落客的概念才開始成型,而我只是單純想抒發自己的所見所聞,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興趣,也順便擴展些能見度吧!

直到自己脫離診所的環境自己創業,部落格的功能又多了一個公告的功能,就這樣隨性的寫著,直到我開始正式接觸我的老師,第一次上完課之後,部落格就開始處於半休眠的狀態,除了日常公告外,超過兩年的時間沒有再寫任何文章,因為我沒空!我在忙著消化釐清我的老師教授的內容、傳遞的精神,並且反覆的跟我的老師確認,我的理解是否有偏差,直到我的老師認同,並且告訴我:入門了!可以教人了!

相信只要親眼見過我的老師是怎麼調整人體,都會讚嘆折服在那神乎其技的手法下,原來人體的運作完全不是原本的知識敘述的那樣片段,身體原本該有的反應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是、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老師無數的示演,都再再說明了這條路是通的,但是、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我終於知道了一條道路,但是我做不到,是沒有用的!因此在那段忙著"燒腦"的時間裡,我甚至不敢提到我的老師,因為有太多事我還遠遠做不到,我知道是我不行,不是這個方法不行!我不願意因為我的無能而玷汙了這門學問,還有我老師的名聲,所以我選擇不說;

既然我還在學習、還在摸索,雖然偶有小悟,但是那既不成熟也不完整,自然沒有什麼心得好昭告天下,寫出來只會誤導別人而已!

等到我的老師要我開始出來教學生,我才慢慢明白、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是跟我一樣的,因為每個人各自的學習理由都不相同:有些人對生命充滿好奇,有些人想要解析生命,有些人只想要學新的方法,有些人只是想來看熱鬧........,無論如何,我秉持的就是好好完成我老師的託付:把學生教好!在有限的時間裡,要透過什麼樣的方法達到每個階段應該要學習的目標,傳遞給學生,剩下就看學生的反應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摸索,學生究竟要怎麼教?

因此我常常問的一個問題:「有學過就等於學會了嗎?」「學過為什麼學不會?」

這門學問從根本上來說是需要跳脫原先知識的框架,無論從觀念還是手法上來說都是,如何重新建立邏輯觀?要如何分階段引導他思考?才能真正改變原有的觀點從而正確的使用手法,最終真正做到"還原"!究竟是要先知道?還是先做到?同樣的手法用在不同的人身上,要怎麼修正?是得其形重要?還是得其神重要?這些都跟現行的教學模式大相逕庭。

很可惜的是、人性是很難捉摸的!因為每個人各自的學習理由都不同,也造就不同的結果,有些人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更快的融會貫通,有些人只當成一種技術、忽略了內在精神,有些人只到看結果、忽略了過程,有些人只在意投報率、不願意花時間精力來水磨功夫,有些人只想要"變現"、其他的都不重要;既然不願意接受我的引導按部就班的學習,又要如何發覺每個手法隱含的細節,搭配重塑之後的邏輯觀,真正細膩地做到還原呢?

所以我見過太多有學過的學生,學不好是正常的,因為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很可惜的是學不好的都不認為是自己有問題........

就像是曾經我在課堂上講到,在還原身體的過程,其實可以區分成三個階段:「不痛、改形、濡養」,我想這是一個很具體的階段性目標、也是檢驗自己的指標,結果沒想到後來卻變成有的學生拿來宣傳的口號?!問題是、你真的做到不痛了嗎?如果一開始的「不痛」都做不到,後面的階段也不會發生,最後剩下的只是你自恃曾經學過一個與市面上完全不同的輕柔手法,但是成效不彰,所以你真的學會了?還是你自己以為你學會了?你到底完整的調整過幾個人就讓你覺得你學會了?你又怎麼敢說你會調整小孩?會調整孕婦?........然後,終究是這個方法不行?還是你不行?

現在,我也在我的粉絲專頁中一直藉由圖片分享什麼是:「不痛」、「改形」、「濡養」,感覺的分享是主觀的,但是圖片是客觀的,除非圖片經過修飾,否則那才代表是你真正理解了,做到了實質上的改變!而不是淪為口號。

要真正學會結構治療,先從端正自己的心態開始吧,真正願意歸零學習,才有學成的機會。


森然‧劉緯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rax 的頭像
    bluerax

    浪跡天涯一礦工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