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都說醫學是會進步的,但進步要從何而來?如果沒有勇於檢討、勇於反思,進步何來之有?

今年很巧合地遇到很多關於"運動"的課題,趁這些機會帶著學生做一系列的探討,所以才有了下面這篇文章,徵得學生同意,再次分享一篇學生的心得,不過文長、慎入!希望讓想走這條路或是正在走這條路的人多點....感覺。

森然‧劉緯成

=====分=====隔=====線==========

運動這一詞雖然早在漢代時候就出現了,但是那時跟現在所說的運動意思相去甚遠,指的僅是運行移動的意思,語見漢董仲舒《雨雹對》:「運動抑揚,更相動薄。」到了民國初年,運動一詞也尚未代表活動筋骨的意思,如蔡元培《貧兒院與貧兒教育的關系》:「現在還沒有這種組織,運動別人,別人也不肯信。」這裡指的也是類似於組織動員的意思,直到了20世紀中,運動才逐漸有了活動身體的意思,語見冰心《超人·離家的一年》:「他運動過度,玩足球傷了踝骨,臥了幾天,心里很不好過。」、秦牧《長街燈語·生命在於運動》:「讓我們大家都來記住這句話:生命在於運動。」由上述的歷史可知,中國對於現代「運動」的概念認知其實不到百年的時間,但即使這樣並不代表古代就沒有運動,僅是目前文獻可考的運動基本上都是競技,最有名的大概就是射箭、角力(是否等同現代希羅式或自由式的角力方式就不是我理解的範疇了)與蹴鞠,西周《禮記.月令》中記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正說明了這些運動多半屬於競技類型的活動,目前對於運動的定義是指任何由骨骼肌肉所產生的身體移動,且實際消耗比安靜時更多能量的過程,不論是自己或與他人競爭的身體活動,傾向於個人生理與心理之需求,強度比「休閒」、「活動」、「勞動」更大,能發揮改善健康狀態,達到延續生命之目的,更能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發揮正面的社會性功能。其實我認為在活動中加入了「比較」是非常符合人性的,因為透過比較可以滿足人性的優越以及滿足感,只是添加了比較之後的運動,他還會保有運動的本質嗎?

如果就運動的目的是希望人體透過「動」的過程讓身體伸肌、屈肌都獲得適當的伸展收放甚至藉此去改變身體局部的流通與循環的話,那這樣的概念反而會比較接近中國古代「導引」的思想,《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王冰的註解說:「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是按皮肉,蹻是捷舉手足。」至於古時候導引是否一定類似現在修練氣功的方式如《莊子·刻意》裡面說:「吹眗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還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可以成為廣泛流傳的事情,應該都是簡單易學、變數較少的,但無論如何都可以確定的是古代中國人就有透過一種身體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活動自己的身體。老師曾經在研習活動中提示我們競技與運動的區別,單就跑步來說,自己一個人的慢跑,是運動,而一群人的賽跑,就成了競技。在這幾次的研習當中,不論是看訓練這件事情、或是競技,我認為他們與運動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強迫身體做出超負荷的事情。中醫傷科常講的「骨錯縫、筋出槽」多半都是肌肉收縮拉扯導致骨頭翻旋,常常看到老師把model調整過後,本來有稜有角的肌肉線條,就這樣圓滑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model的肌肉質量沒有減少,老師只是把這條肌肉還原到他應該有的位置,那麼在讓model重新適應新的結構請他們在做動作,其實都可以發現整體的動作流暢度是增加的,甚至是可以做出原本做不到的角度,而這樣的狀況其實就讓我思考到,訓練的意義是甚麼?

人類所有的行為模式,都一定有它背後的涵義,在競技的比賽中,無非就是為了得到好的名次,而為了這樣好的名次,持之以恆的訓練就成了必然。但是訓練的目的是為了透過強化身體部分的組織去達到身體功能可以發揮的更出色,例如一般的重訓希望透過深蹲、二頭彎舉、三頭伸展、握推、引體向上等方式把肌肉練大練壯,進而達到完美的體態,Funtional pattern則透過學習傳奇運動員的方式,增加身體在運動時擺動的幅度,強化身體的輸出,可是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跟我們結構的觀點其實是背道而馳的,在訓練的過程中,通常是希望藉著肌肉強度的增長(通常是屈肌)讓運動員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出拳更有破壞力,但在結構的治療上,我們希望的是做藉由還原他原本身體最初的樣子,達到改變身體的流通,好比兩傳老師現在所傳授的刮法,透過醒皮、解皮、理筋解開筋外沾黏、還原肌內排列的方式,去改變患者的外層皮與筋之間的流通,而這樣的做法完全不是為了增加哪個肌肉的強度,所以患者常常給的回饋是感覺身體變好用了,或是力量比較出的來,而不是說力氣變大了。因此許多重訓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好看的肌肉線條可是在結構治療的立場上來說,那種稜線分明的肌肉線條,反而成了健身的副作用,因為出槽的肌肉沒辦法像原先那樣跟著整個肌群以協同的方式收縮了。

運動的議題近年來獲得社會大眾普遍的注意,而運動醫學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方興未艾,運動醫學與一般傳統復健或是傳統傷科最大的區別是,除了無痛之外,運動醫學還希望可以幫助運動員增加力的使用,「一般手痠手痛時,會去做一些手法、或是把筋膜弄鬆就不痛了。但有個更大的問題:出不了力。對一般民眾還行,運動員是不行的。專業的運動員不會在比賽之前給任何人做治療,因為會改變他的身體、改變使用身體的習慣,會讓運動表現不好。換句話說,運動員的需求遠比一般人高很多,不痛以外還要有好的功能跟運動表現,而這跟傳統的傷科的認知就不太一樣。傷科可能以不痛為度,不會管功能,雖然理論上後面有功能鍛鍊,可是不會著重在當下保有功能,甚至有時為了追求不痛,一定程度上是犧牲功能的。」(節錄自網路中國後中研精醫訊)。以現行普遍的醫療方式的確是如此,學校、坊間所傳授的針傷努力達到「不痛」為最高指導原則,但是在學習結構還原這個系統之後,我才發現以前我都誤會了,透過老師的示範,其實可以清楚發現,我們所謂「不痛、改型、濡養」這三個步驟其實是可以在調整中一起發生的,只是端看我們做不做得到而已。運動醫學因為其客戶端的特殊需求性,因此除了緩解疼痛之外,也十分重視功能的恢復,更甚者,甚至是功能的提升,也因此有了一個運動醫學的整合團隊,包含了骨科、復健科、中醫(骨傷)科、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或是有營養師的介入,雖然有中醫的參與,但是其實不難發現整個團隊中,中醫目前還是偏向輔助的概念,針灸的使用也著重在止痛、解沾黏、放鬆肌肉,讓患者的身體因為沒有受到疼痛的限制,而可以接受更多的訓練,去強化肌力。可是站在結構還原的觀點上,老師透過案例告訴我們「能」與「還原」並不一定成完全正相關,例如過彎的第一掌指關節、肘關節,經過老師調整之後,過彎的情況就改善了,如果就運醫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從「能」變「不能」但其實去觀察患者,不難發現是整個身體的力線比較流暢,或是周邊的皮膚的潤澤度改善、或是紋理比較流暢的感覺,而不單單只是活動度越大越好,肌肉爆發力越大越好這樣的概念。

老師有提示我們在結構治療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點「生機流動」,兩傳老師也認為中醫的關鍵就在四個字上,對於中醫的發展目前普遍認為是古代中國人透過觀察天地、自然、四季、人體的變化發展而來。而在自然界裡面,四季、天氣的變化基本上就是一種能量的流動,應用在人體上,就是生機的流動。例如內經就是一部記錄古人順應自然能量流動的養生之法,傷寒論則是一本傳述人體生機不能流通的時候醫者可以如何使用藥物來幫助患者回復流通,但因為生機很難用文字表達,所以作者使用了證與方的形式讓後來的醫家有個依據,例如桂枝湯的解肌合營衛、麻黃湯的解表治在皮毛其實也是一種透過藥物由微觀的方式去調整結構,可是這樣的方式在沒有「看見」的狀態下是很難去使用了,因此就用了類似套路的形式去流傳,至少先求其有。可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一般民眾在醫療的選擇上多半選擇西醫,當然除了中醫的侷限性之外(如外科手術),更大的原因在於西醫便捷有效,但是其實回顧西方醫學的發展,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便捷有效,他們之所以能夠便捷有效,是因為能夠反省改進,而中醫許多典籍或是知識的保存或許經過戰火、或許是政治因素(皇帝名諱,例如心下痞堅因為隋煬帝楊堅名諱改鞕),或是作者修改刪減(例如玉函、千金的桂枝湯其實並無宋本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等語,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隨著使用經驗的累積而得到的經驗)、而有的甚至可能只是當代迷信之語,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使的去蕪存菁變得十分困難,百家爭鳴的狀況就會顯得莫衷一是,也使得後來學中醫常常遇到需要推倒重來的窘境,很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險遇到老師願意讓我們站),而且礙於中國傳統思想認為祖訓不可改、祖宗之言不可廢的封建思想,使的在學習的路上做到勇於懷疑、挑戰、反省是一件更困難的事情,但是不論如何,類似中醫、阿育吠陀、藏醫這些傳統醫學接透露的一個訊息,就是不同的民族透過觀察人體的生機所得到不同的結果,並以就地取材的方式想辦法去改變生機的流動。在結構還原的概念裡,所謂的傷科八綱:浮沉、通滯、盈虧、亢衰,都是用來表現生機改變的一個表現,兩傳老師曾說大部分的錯位都是一種旋轉,在三維結構下,這樣的旋轉會透過筋膜系統去影響血管甚至是細胞間的流通,這樣就造成了通滯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如果影響到臟腑功能就導致亢衰的不同,而就我目前能夠理解的範疇,這樣的變化常常可以透過皮膚、腠理的狀態來反應,這應該就是我們平常練眼力的時候可以看到的盈虧。如果針灸、中藥是從微觀層面去改變,手法就是從宏觀的角度去切入,不過最終的目標其實都是在還原錯縫的骨與出槽的筋。我並不了解導引這部分,但是就目前主流訓練肌力的方式,其實某種程度上是藉由訓練的東拉西扯,讓局部錯亂的張力重新再平衡,而提差撚轉的運針也是透過筋膜之間的拉扯去跟身體其他地方借空間,很難去改變通滯問題,也就難以改變生機的流通。

運動醫學做為一個新興醫學,估計也是現代醫學作為過去治療疼痛、恢復運動功能效果的反思,從而以一個團隊以整合醫學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在這樣的體制下,中醫做的只是療程的一環,針刺激痛點、沾黏、或是止痛放鬆這樣會有點可惜,因為這樣著眼點還是僅限於西醫解剖、病理層面的問題,如同我過去看到脊椎歪斜就斜板法可是卻忽略了去思考這樣歪斜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的情況究竟是因還是果?治療中醫講求審慎求因可是如果只是看到局部病灶就處理病灶處那我是處理因還是果?在學習林氏手法之後我才開始了解透過觀察我們才有辦法得知這個身體需要的是甚麼,而不是只是一昧的增加功能而已,對我們這個系統來說,不痛只是還原的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功能應該是將翻旋的骨架肌肉還原歸位後自然回到原本基因設定的樣子,而不一定是增加,所以在老師調整完之後,其實很多患者的回饋都是變好用,而不是變大力。謝謝老師總是提供這麼多寶貴的經驗,提示我們各式各樣的治療、運動、健身對人體結構帶來的影響,也讓我重新思考到底中醫是甚麼,希望自己能有一天看到老師看到的風景,謝謝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r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